“开元棋脾”用制度“铁笼”看紧农村“三资”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4-19 00:00
本文摘要:用制度“铁笼”看紧农村“三资”

  ■ 州纪委践行群众路线系列报道之一

  ——州纪委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纪实

  “以前,村里有多少‘家底’,咱们老百姓心里都是‘黑’的。

用制度“铁笼”看紧农村“三资”

  ■ 州纪委践行群众路线系列报道之一

  ——州纪委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纪实

  “以前,村里有多少‘家底’,咱们老百姓心里都是‘黑’的。这次村里的资金、资产、资源,由我们自己清理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!”8月5日,在谈及清理农村“三资”的好处时,龙山县茶亭村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农手指公开栏自豪地告诉笔者。

  今年以来,州纪委以推进农村“三资”清理为契机,对全州农村集体资金、资产、资源摸清底数、理清台账,加强监管、惩治腐败,同时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,着力建设“和谐乡村”,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。

  清“家底”,给群众一本“明白账”

  今年初,州纪委经过调研发现,在农村,“三资”管理多年来缺乏统筹。比如,有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,如房产、门面等的经营状况是笔糊涂账;有的地方存在会计、出纳不分家,账、钱、权由村支书一人掌管;有的村级账务“白条子”泛滥,缺乏科学的核算制度等等。这些乱象,一方面容易滋生腐败,少数干部正是利用“三资”管理的漏洞,侵吞或贱卖村级财产,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;另一方面群众对此反映强烈,由此引发的一些上访事件,加剧了干群之间的矛盾,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,直接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。

  中央候补委员、州委书记叶红专指出:“‘三资’是农民关心的热点,也是农村信访的焦点,如果管理不好,就会成为一个矛盾点。

我们要将群众路线落实到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中,通过清理农村‘三资’,给群众亮出一本‘明白账’”。

  州委召开常委会,研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治理工作,讨论如何清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问题,成立了由州纪委书记任组长的“三资”清理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了《全州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清理工作方案》。

  “领导责任到位、工作措施到位、问题纠正到位、清理成果到位、政策落实到位”,是我州“三资”清理的一个显著特点。州纪委、监察局将推行农村“三资”清理,作为“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年”重要工作目标进行统筹安排。

清理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,分“准备实施、自查自纠、交叉检查、专项治理、整章建制、检查验收”六个阶段推进,坚持依照“清理、估价、登记、核实、公示、确认、上报”七个程序操作,重点清查“三资”总量、财务账目、“村账乡管”情况。清理的过程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,数据经村务监督委员会签字盖章认可,结果必须向村民代表大会通报。

  据了解,我州共有2518名干部、14815名村级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清理工作,清理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34.006076亿元、资源43.033284亿元、资金11.93168亿元及州、县市直各部门直接拨付到村资金28.172398亿元,比清理前登记在册和登记入账的“三资”多出近60亿元。自查自纠出各类亟待解决的问题477件,清理出各类违纪资金1.080976亿元,其中私设小金库5389.76万元,乡镇侵占、挪用、平调2366.97万元,以村集体名义套取项目资金1287.68万元。

核查家电下乡、农机购置、家电以旧换新等“三项补贴”惠农资金3.18亿元,其中清理出问题资金1.0025亿元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
  “‘三资’清理不仅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,稳定了群众的情绪,而且重新树立起村级组织的威信。”龙山县民安街道办事处纪工委书记吴世国深有感触地说。

  拍“苍蝇”,给“村官”一次大警示

  在湘西这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,资金、资产、资源……这些老百姓的集体资产,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,也是他们多年劳动的积累,更是农村持续发展的本钱。

然而,近几年,却有人将“黑手”伸向农村“三资”,疯狂侵吞。

  “吃‘皇粮’的人岂能再在农民身上‘揩油’?”州委常委、州纪委书记曹世凯强调,“对侵吞农民权益的‘苍蝇’,一定要拍!吞掉的老百姓的钱,要一分不少的‘吐’出来,并且要全部退还给老百姓。向农村基层腐败‘开刀’,坚决斩断伸向农村‘三资’的‘黑手’”。

  我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“三转”要求,扛起责任担当,积极转变办案方式,组织力量对历年的“三资”案件线索和本次清理发现的线索进行全面核查,按照拟立案、初核、暂存、留存和了结五类标准进行处置,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,掀起了查办“三资”腐败案件的高潮,敲响了农廉的警钟。

  2014年7月25日,州纪委监察局网站——湘西廉政网对外发布消息:州审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黄某涉嫌违纪,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;龙山县民安街道办事处宝塔村村支书周某贪污公款,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;泸溪县石榴坪乡芒田村村支书李某挪用公款,被刑事立案;永顺县九水村村支书余某通过虚报农户补偿款的形式,贪污张花高速永顺县第22合同段给农户的临时用地恢复费22000元……

  一个个侵吞群众利益的“内鬼”被挖出来, 一个个“苍蝇”被网住。

  不到半年时间,全州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涉及农村“三资”的违规违纪线索745件,现已立案48件、给予党纪处分23人、政纪处分3人,移送司法机关11人,上缴违规违纪资金1745.57万元,退还集体资金1280.59万元。追缴家电下乡、农机购置、家电以旧换新等“三项补贴”违纪违法资金3632万元,刑事立案追责20件,党纪政纪立案10件,涉及科级以上干部5人。

  重“长效”,给权力一个“铁笼子”

  猫儿乡某村村支书贪污集体资金300多万元;龙潭镇某村村支书私自处置集体资产100多万元……

  翻开花垣县农村“三资”案件卷宗,一些“村官”违法违纪的案件令人扼腕惊叹,一个小小的“村官”手中到底掌握多大的“权力”,能让他们如此为所欲为?

  “‘村官’虽小,但腐败的危害很大。遏制‘村官’腐败,就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‘笼子’里,把党务、村务‘晒’在阳光下。

”州“三资”清理办主任、州纪委副书记田轶的话一针见血。

  如何盯住“民生餐”、护好“农家院”,有效预防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?我州成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,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。全州165个乡镇都配备有纪委书记和纪检干部,2127个行政村都配备有纪检员,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实现了全覆盖。

凤凰县分片区培训村纪检员,明确其监督责任与方法。此外,我州制定《农村和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》,该办法共包括“三资”财务收入管理、货币资金管理、财务开支审批等18项制度。

  在此基础上,我州积极整合各方力量,注重实施村民自主监督、部门专业监督和社会广泛监督相结合,在农村推行“四四四制”,使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、制度化、阳光化,让村干部手中权力规范运行。

  “四四四制”规定:议事方面,规范“四议”(提议、商议、审议、决议)程序,确保村民群众的参与权和做主权得到有效落实;监督方面,实施“四督”(民督、村督、乡督、县督),把好村级“三资”监督员、村级民主理财小组、“村账乡管”会计委托代理中心、县财务监察工作小组四道关卡,确保村民群众的监督权得到有效行使;公开方面,实施“四公开”(栏公开、网公开、短信公开、会上公开),每季度在村公开栏公开党务村务、在政府网公开财务管理与使用情况,给村民群众发短信广而告之村里的各项工作,年终召开村主干“双评双述”会议,向全体村民公开述职述廉,保障群众知情权。

  “‘四四四制’成为一道道‘紧箍咒’,一个个‘铁笼子’,村干部想贪也贪不了”。

最近,凤凰县落潮井乡一位当了十多年的村干部,明显感觉到现在“钱花得不自由了”:过去村里的财务开支,都是我这个当支书的说了算,我“一支笔”把关,自从乡里推行“四四四制”以来,如今,这“一支笔”却不灵了,花钱得过村民主理财小组关口,还得向村民公布。

  对集体经济活动实行“关口前移、全程监督”,让“三资”管理在“阳光”下运转,打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群众看得明白、干部干得清白,有效地解除了群众疑虑,消除了群众怨气,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,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;逐步规范了村集体的“三资”管理行为,有效防止了公款私存、白条抵账、支出无度和集体资产资源“跑、冒、漏”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,遏制了农村基层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。

  “以前村里想干个什么事,群众不支持,总怀疑村干部要把钱往自己口袋里搁。”吉首市马劲坳镇隘口村村支书张智文介绍说,“现在对农村集体‘三资’加强监管后,群众心里亮堂了,不论做什么,村民都积极出谋划策。

  秋高气爽时节,一股“清风”吹拂在湘西土家苗寨,笔者切实感受到,这里正焕发着“经济快速增长、干部健康成长、社会风清气正”的勃勃生机。


本文关键词:开元棋脾,开元棋盘官方网站

本文来源:开元棋脾-www.shangweiyun.com